美以都被耍了? 伊朗虽然不再发射导弹,但更有经验的对手还在进攻
停火协议墨迹未干,特朗普的社交媒体欢呼还没冷却,中东的硝烟却已换了主角。 伊朗和以色列的导弹互射刚按下暂停键,也门胡塞武装立刻扛起反以大旗,撂下狠话:“只要以色列不停止侵略加沙,我们的导弹就不会停! ”
一、停火? 不过是中场换人
6月24日,伊朗和以色列在特朗普的“撮合”下宣布停火。可协议生效前的最后一刻,双方还在疯狂互殴:伊朗向美军驻卡塔尔基地发射14枚导弹,以色列则轰炸德黑兰北部雷达站,连特朗普都气得大骂:“两边都在违规! ”
表面看,伊朗吃了大亏——核设施被美以联手炸成废墟,20多名高级将领遭“斩首”,60%的高浓缩铀化为乌有。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本想转向经济改革,如今脊梁骨被砸碎,只能“屈膝投降”。 可以色列还没来得及庆祝,真正的硬骨头就站了出来:胡塞武装公开宣布,继续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!
二、胡塞武装:拖鞋军的“不对称战争”
这支被戏称为“拖鞋军”的武装,用实战证明自己才是中东最难缠的对手:
专打七寸:他们掐住全球贸易咽喉红海航道,只袭击美英关联商船,对其他国家船只秋毫无犯。截至2025年3月,已击沉2艘商船,造成23名船员死亡,逼得美国组建“繁荣卫士”舰队护航,结果自家航母反被导弹击中甲板,数架大黄蜂战机坠海。
以弱克强: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超400枚导弹,其中3次突破全球顶尖的“箭”式反导系统,直接炸进以色列内陆。 今年5月,他们更用高超音速导弹突袭特拉维夫机场,让以军防空网形同虚设。
地理buff加持:也门地形复杂多山,美军尖端武器无处施展。 以色列战机奔袭2000公里才能轰炸萨那,途中必须靠美军空中加油,成本高、风险大,稍有不慎就机毁人亡。
“伊朗怕美国,但我们连‘通知’都懒得发! ”胡塞成员放话。 他们的战术很明确:用最低成本让美以流血,直到加沙解放。
三、伊朗溃败,胡塞为何能独扛大旗?
伊朗苦心经营40年的“抵抗之弧”早已断裂:
哈马斯在加沙巷战中耗尽兵力,黎巴嫩真主党高层被团灭,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……昔日盟友分崩离析。
伊朗内部更是分裂:革命卫队要死扛到底,政府却想谈判妥协。 权力内斗让国家战略彻底混乱,连核设施遇袭前都毫无准备。
而胡塞武装能逆势崛起,靠的是三张王牌:
自主决策:虽接受伊朗武器支持,但行动完全独立。 当伊朗要求“避免攻击美军”时,胡塞直接无视,导弹照打不误。
民心所向:也门民众视其为反美以英雄。以军空袭民用机场、港口,封锁人道援助通道,反而帮胡塞赢得更多支持。
精准消耗战:一枚自制无人机成本仅几千美元,却逼得以军动用百万美元导弹拦截。 “铁穹”系统日均烧钱1.2亿,已占以色列GDP的3.7%,防线濒临崩溃。
四、以色列的噩梦:打垮一个伊朗,冒出十个胡塞
内塔尼亚胡原本想“快刀斩乱麻”:先灭哈马斯,再剿真主党,接着颠覆叙利亚,最后摧毁伊朗核能力。 可打完一圈才发现:
哈马斯转入地下重建,真主党改用无人机游击,叙利亚残部虎视眈眈……所有敌人都在复活。
更棘手的是,胡塞武装根本不吃常规战术那套。 他们用渔船运导弹、山洞藏工厂,以军空袭就像“大炮打蚊子”,徒耗弹药。
最要命的是经济账:红海航道被锁,国际油价单日暴涨8%,欧洲天然气飙升34%。 全球供应链颤抖,以色列却只能硬扛。
五、美国救场? 这次真不敢了
特朗普如今焦头烂额:北约峰会上西班牙带头拒涨军费,日韩领导人直接缺席,盟友圈裂痕毕现。
美军更对胡塞武装心有余悸——拜登任内发起“繁荣卫士”行动,结果惨变国际笑柄。 如今特朗普若再下场,只怕重蹈覆辙:
胡塞武装的导弹能精准命中移动舰船,美军航母不再安全。
中东反美情绪因空袭伊朗高涨,数千人聚集海牙抗议:“北约解散! 停止战争! ”
“让以色列自己解决吧。 ”一名五角大楼官员私下抱怨,“我们刚帮他们炸完伊朗,难道还要替他们守红海? ”
中东棋局未终
硝烟散尽的波斯湾上空,伊朗的退缩与胡塞武装的进击形成刺眼对比。当以色列疲于应对红海飞来的导弹,当美军航母在也门海岸线徘徊不前,这场“停火”早已名存实亡。
中东的游戏规则变了:不再是大国碾压小国,而是小势力用韧性拖垮巨兽。 胡塞武装的导弹或许不够先进,但他们的战斗意志,正让不可一世的美以第一次感到恐惧。
网上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